- 相關推薦
約法三章的典故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用到典故的地方還是很多的,要準確理解有關典故的正確含義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錯,用偏,產生笑話,影響意思表達,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約法三章的典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約法三章的典故1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后指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漢語文字】約法三章
【漢語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詞語解釋】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字詞解釋】約:商議確定;法:法律。
【成語性質】中性詞。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
成語示例
《漢書·刑法志》:“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章,網漏吞舟之魚!
耶律楚材《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約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昔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軍師寬刑省法,以慰民望!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十一回:“這位繼室夫人生得十分精明強干,成親的第三天,便和督辦約法三章,約定從此以后,不許再娶姨太太!
鄒韜奮《經歷·種種尷尬》:“我們很鄭重地和工頭約法三章,什么時候交稿,什么時候看校,什么時候拼版!
附:劉邦后來認為三章大律太簡略,難以適應統(tǒng)治的需要,蕭何便在秦律的盜、賊、囚、捕、雜、縣六篇外,又增設戶、興、廄三篇,形成《九章律》,至此漢朝律令基本成行。
成語典故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后,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后,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 王宮,并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杰召集起來,鄭重地向 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F(xiàn)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們都表示擁護約 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xiāng)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原文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璽符節(jié),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蹦艘郧赝鯇倮,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誣蔑者族,偶語者棄巿。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蹦耸谷伺c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譯文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jié),在軹(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庇谑前亚赝踅唤o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后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F(xiàn)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yè)。總之,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之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guī)約!彪S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zhèn)鄉(xiāng)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約法三章的典故2
1、約法三章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
2、約法三章的成語故事
劉邦本來是沛縣(今江蘇沛縣)人,在秦朝統(tǒng)治下,做過一名亭長(秦朝十里是一亭,亭長是管理十里以內的小官)。由于押送民夫去建阿房宮,修驪山墓,劉邦多次去過咸陽。他親眼看到秦始皇在咸陽街道上出巡的情景,十分羨慕地嘆息說:“唉!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取得天下,當上皇帝啊!”
后來,劉邦和項羽一起起義反秦,勢力也不斷壯大。朝末年,秦軍在巨鹿被劉邦和項羽打了敗仗,秦二世和趙高不但不發(fā)救兵,反而要查辦章邯。章邯怕趙高害他,只好率領部下向項羽投降了。
那時候,秦朝大權完全操在趙高手里。公元前206年,劉邦的人馬攻破了武關(今陜西丹鳳縣東南),離咸陽不遠了。二世嚇得直打哆嗦,連忙派人叫趙高發(fā)兵去抵抗。但是,趙高卻派心腹把二世逼死了。后來,二世的侄兒子嬰找機會殺了趙高,派了五萬兵馬守住峣關(今陜西商縣西北)。
劉邦的軍隊進了峣關,到了灞上(今陜西西安市東),一路銳不可當,秦王子嬰無奈,帶著秦朝的大臣投降了。劉邦收了玉璽,把子嬰交給將士看管起來。這樣,秦始皇建立起來的強大的王朝,僅僅維持了十五年,就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滅亡了。劉邦派人把子嬰看管起來,自己帶著兵馬進了咸陽。咸陽的阿房宮真是個迷人的地方,他本來只是個小亭長出身,見秦宮里富麗豪華,美女如云,于是賴在宮中飲酒作樂不愿離開。樊噲、張良再三勸說,叫他不要貪圖眼前的享受,應當以打天下的大事為重,六國的舊貴族都在向咸陽打來,可千萬大意不得。劉邦一聽很對,馬上派人封了貯藏金銀財寶的庫房,帶兵回到霸上。他派人去把守函谷關,阻擋六國舊貴族進入關中。
過了幾天,劉邦召集各縣有威望的父老豪杰到霸上,告訴大家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贝笠饩褪悄銈円呀洺宰懔饲爻目囝^,什么誹謗一下朝政就要滿門抄斬啦,偷偷議論一下時勢就要殺頭啦,這種法律實在太殘暴了。今天,我跟諸位父老約定三條法令:第一,殺人的償命;第二,打傷人的辦罪;第三,偷盜的辦罪。除了這三條,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我是替父老們除害來的,決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怕,也希望大家回去把我的話轉告給老百姓!劉邦還叫各縣父老和原來秦國的官吏到咸陽附近的'各縣去宣布這三條法令,劉邦的軍隊在關中的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
父老們聽了劉邦約法三章,高興極了,趕快回去向老百姓宣傳。老百姓聽說沛公劉邦如此寬大仁慈,也都很高興。他們爭先恐后地拿著牛羊肉、酒和糧食來慰勞士兵。劉邦再三辭謝說:“軍中有的是糧食,不可接受你們的禮物,若任意收禮,則違反了我劉邦進關的初衷了呢!”老百姓看到劉邦這樣愛護他們,自然更高興。他們都希望劉邦能夠永遠在關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統(tǒng)治。由于堅決執(zhí)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約法三章的典故3
《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后,向劉邦投降。
劉邦進咸陽后,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并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
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杰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F(xiàn)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xiāng)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劉邦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比藗兏痈吲d,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劉邦的賞罰分明和嚴于自律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故事解讀:
一個人只有嚴格自律,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一個社會只有厲行法治才能安定太平、秩序井然。
約法三章的典故4
【釋義】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約法三章的成語典故
現(xiàn)在,人們經常使用“約法三章”來表示凡事要先講定規(guī)則,大家來共同遵守。這個典故出自《史記》,是劉邦的故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后,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后,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并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杰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F(xiàn)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xiāng)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用約法三章造句
。1)千色給自己的約法三章,對自己好,對錢好,對值得同情的人好。
。2)既然決定了無論如何也要在短時間內提升修為,并且已經與奧特約法三章,對于這建議他自然沒有任何意見,隨口應道,“好啊,我們馬上滴血認主吧!”。
。3)衣小東以妻子年輕漂亮容易招風惹草為由,竟給秀秀約法三章立了規(guī)矩:不許秀秀穿招眼的'衣服,不許她和別的男人接觸,不許她和陌生人說話,不許她單個出門。
。4)天佑啊,要不咱倆約法三章怎么樣?我以后每天給你五千字的更新,你別來煩我怎么樣?
(5)這次把你們集中起來,是想跟你們約法三章。
。6)潘美作為先鋒已經出發(fā)了,趙匡胤約法三章,要求大軍不得傷害符太后、小皇帝、文武百官以及汴梁百姓。
。7)那么我和你們約法三章,可以么?
。8)你別過來,我要跟你約法三章,你答應我就放下刀,不然我就自盡。
(9)歐陽云也與燕景帝約法三章:武林之事與朝廷之事再無瓜葛;武林中人不聽朝廷中人調遣;武林秩序由神劍山莊維持。
。10)滅了何大拿,嵖岈山從此就是我們自己的天下,我跟父老鄉(xiāng)親們約法三章,量罪刑罰,保命田畝,什一稅賦。
。11)在中國,約法三章家喻戶曉,第一句就是“殺人者死”。
。12)這時徐茂功又告訴人去張貼安民布告,約法三章,不準兵將跟百姓作對,讓鋪戶照常營業(yè),公買公賣。
。13)太子臨朝當日,與一干老臣約法三章,勒石為誓。
(14)今皇上圣明,將相仁厚,約法三章,輕刑緩賦,年登歲阜,家給人足,上有惠和之澤,下無樂亂之心。
(15)好了,好了,我錯了!我錯了!龍女姐姐,我現(xiàn)在正是廢除所有的約法三章,你們想怎么樣都可以!就是快點放了我,我都快餓死了!
。16)三將軍莫以為守城是小事,若是徐州有所閃失,主公便是無家可歸矣,今日主公在這我當與三將軍約法三章。
。17)劉邦入咸陽,與秦人約法三章,首章便是殺人者死。
【約法三章的典故】相關文章:
大腹便便的典故06-22
人琴俱亡的典故08-22
響遏行云的典故07-08
暗度陳倉的典故03-04
趙州橋的典故03-05
指鹿為馬的典故12-19
煮豆燃萁典故10-15
指鹿為馬的典故06-06
南轅北轍典故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