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血化瘀疏利肝膽法治療膽色素結石,膽固醇結石
【關鍵詞】:活血化瘀疏利肝膽法針對膽色素結石及膽固醇結石的成因,選擇高效藥物,阻斷結石形成的起始,增加肝臟血流量,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消堅化軟,溶石排石。 【論文名稱】:不用開刀,把膽石化掉,這是多少年來人們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也是WHO所大力提倡和要求的。活血化瘀疏利肝膽法以改善血液的濃粘度,增加肝臟血流量,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針對結石的不同成因機理,以增加膽汁酸為前題,選擇高效藥物,不但可阻斷結石形成的起始,而且可快速溶解膽色素結石(直徑2.8cm以下)及手術后的肝內膽管結石(直徑1.2cm以下),還可較快的溶解直徑2.5cm以下的膽固醇結石,把WHO所提倡的溶石療法推向了全球的一個新的高點。為我華夏,為我中醫(yī),揚眉吐氣。 【論文內容】: 膽石按成分可分為膽色素結石、膽固醇結石和混合性結石。膽囊內多生膽固醇結石,而膽總管及肝內外膽管則多生膽色素結石。筆者運用活血化瘀、疏利肝膽法、辯證論治膽石癥,收到了較好效果,茲將病例和體會介紹如下: 1、膽色素結石 膽色素結石屬于“炎癥性結石”,其主要化學成分是膽紅素鈣,F(xiàn)代醫(yī)學指出:正常情況下,膽鹽中的膽汁酸對游離的膽紅素有助溶作用,當膽汁酸濃度過低,與膽紅素的比值下降,可使膽汁生成大量的色素沉淀,形成結石。與膽固醇結石形成的主要機理不同,膽色素結石的發(fā)病與膽道感染及膽汁瘀積明顯關系。感染是生石的“首要因素”,瘀積是生石的“必要條件”。沒有瘀積,即使有感染也不易形成結石;钛鍪枥文懛ǎ粌H可改善血液及膽汁的瘀滯和濃粘,改善肝功能,促使膽汁的排泄。藥理學研究證明,方中的金錢草、黃芩、茵陳、大黃等藥可明顯使膽汁酸升高,使膽紅素顯著降低,減少色素結石的生成。諸藥配伍行氣活血,疏肝解郁,清熱解毒,消炎利膽,有改善臨床體征,溶石排石的良好療效。 病例1:邱某,女,47歲,1994年因膽石癥手術切除膽囊,1996年以來肝區(qū)經(jīng)常隱隱刺痛不適,疑是胃痛,多年來四方求治,均未湊效,經(jīng)介紹于2000年8月23日來我所就醫(yī),帶來8月19日B超檢查單提示:右肝內膽管見數(shù)枚大小不等結石,最大為12mm×10mm,F(xiàn)代醫(yī)學指出,膽固醇結石經(jīng)切除膽囊后,一般不會復發(fā)結石;手術切除膽囊后,肝內膽管復發(fā)結石,多為膽色素結石。這種術后復發(fā)的結石,概稱為“膽道殘余結石”,是公認難治的結石病。診見:右脅肋區(qū)刺痛,會放射至右肩背疼痛,面見黃綠色(阻塞性黃疸),舌質紫暗,口基苔膩,尿短少色黃赤(尿膽紅素陽性),脈細、澀細、澀、右寸口脈沉弱。肺主氣,調節(jié)全身各臟腑的氣機,肺氣不足,氣機阻滯,不但水道不調,血脈凝滯不暢,還直接影響肝的疏泄,肝氣郁結,肝膽法瘀滯,排匯失常,致使膽紅素代謝障礙,遂生結石。肝內結石阻塞日久,血清膽紅素顯著增高。中醫(yī)辯證:肝郁瘀阻、肺失宣肅、濕熱積聚中焦,診斷為“脅痛”“黃疸”。治當: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宣肺利水,溶石排石。處方:黃芪12g,杏仁8g,黃芩8g,柴胡10g,三棱8g,莪術8g,生地10g,當歸10g,枳殼10g,茵陳12g,金錢草15g,七葉蓮15g,元明粉12g(分沖服),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2次,2次分服。另給筆者自制化石散(成分見后),每次1包,每日3次,開水送服。方中黃芪,杏仁配伍,補宣肺氣,通調水道;柴胡,黃芩,一升一[1] [2] [3]
【活血化瘀疏利肝膽法治療膽色素結石,膽固醇結石】相關文章:
結石也分陰陽04-30
肝外膽管結石04-29
犬結石癥的診療05-02
犬膀胱尿道結石的診治04-28
胃巨大結石1例報告04-26
幼兒喝水少也會得結石05-02
泥結石路面評定表05-01
生山楂吃多可能導致腸結石05-01
兒童過量喝飲料當心尿路結石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