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二,五月婷婷激情,国产最新美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观看网址大全,国产蜜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91在线,国产树林野战在线播放,江苏白嫩少妇高潮露脸

中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5-08-01 08:11:40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樂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通用15篇)

中班音樂教案1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寒冷的冬天來了,小企鵝們都要出來活動啦。◣熡赘倬毬暎盒∑簌Z,鵝鵝鵝,搖搖擺擺愛唱歌,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哎呀,活動一下真舒服。讓我們輕輕回座位休息一下吧!小企鵝唱得真好聽,這么好聽的歌把誰引來了,瞧。ń處熤苯映鍪竟模

  師:小鼓也想唱歌的,你聽。ń處熐茫哼诉耍

  2、熟悉鼓的節(jié)奏

  師:小鼓是怎么唱歌的'?(咚咚)哦,我敲小鼓咚咚(教師隨機出示圖譜1)我們一起看圖說,(師幼看圖說)加上動作來試試。

  師:我們的小鼓除了會這樣“咚咚”的唱歌,還會唱更好聽的歌呢!小耳朵聽好了(教師敲 )小鼓是怎么唱的?(指名說)

  師:小鼓究竟是怎么唱歌的,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教師再敲小鼓)

  師:小耳朵真靈!原來小鼓是這樣唱的(隨機出示圖譜2)讓我們看圖說一說。(師幼看圖說)師:把你們的小鼓敲起來。觿幼髑茫

  3、熟悉鑼的節(jié)奏

  師:這么熱鬧的鼓聲把誰給引來啦。(教師出示鑼)小鑼也想唱歌呢,聽好了,(教師敲鑼)小鑼怎么唱歌的?(指名說)

  師:哦,我敲小鑼鏘鏘。(直接邊說邊出示圖譜3)看圖試試,(看圖說)拿起你的鑼來敲一敲,(加動作敲)

  師:小鑼還想唱歌的,你們看。ń處熤苯映鍪緢D譜4)誰會唱?(指名兩個幼兒)真能干!我們一起看圖試試。(師幼看圖說)小鑼拎起來試試(加動作敲、教師手指圖譜)

  4、鼓和鑼合奏

  師:把前面的鼓也請過來一起試試。(看圖說)小鼓手敲的真好聽。ń處熤苯映鍪鞠嗤(jié)奏譜5)讓我們一起把鼓和鑼敲起來吧。ㄇ靡槐椋

  師:真熱鬧,我們的鼓和鑼還會這樣唱呢。ń處熯吳眠呎f)|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它們是怎樣唱的?(指三名幼兒,教師接幼兒的話后面說)

  師:讓我們一起看圖說一說(師幼看圖說兩遍)誰來試一試 (指名兩個幼兒)師:讓我們加上自己的動作試試。(加動作試)

  5、學唱歌曲

  師:老師還能把它們唱出來,你們信不信?聽好了!(教師清唱一遍)好聽嗎?(好聽)來點掌聲啊(幼兒鼓掌)教師邊教邊唱一遍)

  師:讓我們看著一起來試一試。(師幼看圖唱兩遍)好、讓我們跟著琴聲來唱一唱。(彈琴,教師用點頭、嘴形暗示,手指圖譜)

  師:現(xiàn)在,我們把下面的節(jié)奏加上去唱,大家一起把鼓和鑼敲起來吧。ń處熯吳眠叧

  師:這一半小朋友愿意做什么?(鼓)好,你們做鑼,我做指揮來一起試試。(教師注意手暗示)

  師:交換再來試試。(對半交換敲)

  結束活動

  師:敲鑼打鼓真高興!讓我們聽著音樂跳起來吧。犚魳贰靶±鲜蟠驀娞纭弊鲇螒颍

中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了解袋鼠的特征,萌發(fā)保護動物的情感.

 。.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并且用生動自然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xiàn)歌曲的基調。

  重難點:

  重點:用生動自然的動作來表現(xiàn),唱出歌曲;語言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并能打出歌曲的節(jié)奏。

  難點:欣賞歌曲所表達的內涵,辨認出老鼠和袋鼠的區(qū)別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袋鼠、老鼠圖片若干

  設計思路:

  在幼兒的內心已經(jīng)萌發(fā)了去關愛他人的想法。這時我通過對他們講述袋鼠媽媽是如何愛自己寶寶的`故事,讓他們充分了解無論是什么,只要是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寶寶,所以母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讓他們對愛有進一步的升華。再者通過音樂活動激發(fā)他們對歌曲的興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給自己的媽媽聽,讓媽媽可以感受孩子對自己的關愛,真正的做到了家園互動;還可以邊聽音樂邊打節(jié)奏,這樣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節(jié)奏感又能從活動中獲得樂趣,使主題活動的思想貫穿始終。

  活動流程:

  聽音樂,搬椅子(做準備工作)→出示圖片,引起興趣→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欣賞歌曲,跟音樂打節(jié)奏

  一.聽音樂,搬椅子

 、僮層變郝犞魳酚兄刃虻陌嵋巫樱⒋虺鲆魳返墓(jié)奏。

 、诰毬,復習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僬f出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區(qū)別袋鼠和老鼠的特征。

 、谥来笫窍∮袆游镆M行保護,老鼠是害蟲要加以消滅。

  三.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

 、俳處熖釂,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并在次基礎上記憶歌曲的大部分歌詞。

 、谟變河懻,袋鼠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四.欣賞歌曲

  唱出歌曲并打節(jié)奏

  ①老師彈奏,幼兒打出節(jié)奏。

 、谛蕾p歌曲中音的高低、節(jié)奏的快慢,跟著音樂跟唱。

 、圩層變夯丶乙院蟪o媽媽聽。

中班音樂教案3

  【教材分析】

  歌曲《小人書不要哭》采用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小人書由傷心到開心的情緒變化。歌曲前半部分用平緩、憂傷的旋律敘述了被撕破的小人書在傷心哭泣;后半部分用歡快、活潑的旋律,表現(xiàn)了小人書被修補后的快樂情緒。本活動注重從情感滲透入手,引導幼兒在有表情的歌唱與音樂作品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從情感體驗中激發(fā)幼兒愛護圖書的行動,培養(yǎng)幼兒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理解歌曲中小人書從傷心到開心的歌詞內容,唱準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2.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xiàn)小人書傷心和高興的不同情緒。

  3.體驗小人書被撕破的“傷心”和修補好的“歡快”,知道愛惜圖書。

  【活動準備】

  一本被撕破的小人書

  2.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小人書哭了”引出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思考:發(fā)生了什么事?小人書為什么哭了?(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小人書哭泣的原因)

  二、學唱歌曲,理解歌曲中小人書從傷心到開心的歌詞內容,唱準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1.學唱歌曲前半部分,理解歌曲中小人書傷心的情緒特點。

 。1)教師范唱歌曲至“哪個小朋友呀,把它臉撕破”。

  提問:小人書為什么哭了?它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用歌詞中的語言說出小人書的傷心,表現(xiàn)出小人書傷心的樣子。)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學唱歌曲,重點引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大膽表現(xiàn)小人書被撕破的傷心心情。

  提問:小人書臉被撕破了,心情會怎樣?在唱歌的時候要用什么樣的情緒唱?

  2.學唱歌曲后半部分,理解歌曲中小人書高興的樣子。

 。1)教師范唱歌曲“小人書”到最后。

  提問:小人書為什么笑了?現(xiàn)在它的心情怎樣?

  小朋友怎么做,小人書才能每天高高興興的?

 。2)幼兒演唱后半部分歌曲,唱準切分音符。

  提問:小人書聽到有人幫它補,心情怎樣?引導幼兒唱準切分音。

 。3)引導幼兒學說歌詞,用歡快的情緒表現(xiàn)小人書的.快樂心情。

  3.教師小結:看書時要愛護、看完放回原處、書破了要學會修補。

  三、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出小人書的不同心情,懂得愛護圖書。

  幼兒完整演唱歌曲,感受小人書由傷心到開心的情緒變化。

  提問: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歌曲的前后兩部分情緒是一樣的嗎?

  2.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出小人書的不同心情。

  提問:可以用什么樣的情緒和動作表現(xiàn)小人書傷心和快樂的心情?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聲音、表情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3.幼兒分組演唱,相互評價。引導幼兒從聲音、表情和動作等方面進行評價。

  4.鼓勵幼兒大膽討論保護圖書的方法

  提問:你還有哪些讓小人書變開心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爭做“愛書小達人”,愛護圖書,保護圖書。

  2.到音樂區(qū)與小伙伴一起表演歌曲,進一步體驗小人書被撕破的傷心和修補好的歡快。

  歌曲《小人書不要哭》

  35∣123∣5653∣2 -- ∣35 30∣

  有本 小 人 書 躺 在 桌 上 哭,嗚 嗚嗚,

  35 3 0 ∣22 32∣ 1--∣ 6..16. 1∣ 6.1∣嗚 嗚 嗚,躺 在 桌 上哭,哪 個 小 朋友呀,

  5512∣3—∣2 . 356 ∣53∣236. 1 ∣

  把 它 臉 撕破哪個小 朋友把 它 臉 撕

  2(2 3 6.1∣2 2 2)∣ 3530 ∣3560∣2 .223∣

  破。小 人 書你 別 哭我來 給 你

  5 —∣353∣62 ∣5.553∣66 53∣2232∣1 —∣

  補,小 人 書聽了 哈 哈哈哈 哈 哈 哈哈笑呀笑 呵 呵。

中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2、調動幼兒各種感觀,讓幼兒感知音樂的高低。

  3、培養(yǎng)幼兒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表達高低的能力。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大樹四棵、背景圖、各種小動物、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小動物律動

  2.練聲,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故事:鴨媽媽和小鴨,引出媽媽和孩子的叫聲。(高和低)

  2.幼兒討論各種動物的.媽媽和孩子的叫聲(出示貼絨)

  3.游戲:看誰玩得對

  師:媽媽幼:孩子(交換角色)

  4.出示音樂(一)欣賞并討論音樂有什么變化(有高有低)

  5.幼兒再聽音樂(一)聽到高的音樂學孩子叫,聽到低的音樂學媽媽叫。

  6.幼兒聽音樂(一)根據(jù)音樂的高低變換動作。

  7.游戲:大樹和小鳥

  1)幼兒討論并學習小鳥飛的動作。

  2)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當聽到高的音樂時小鳥在樹林里飛,當聽到低的音樂是就蹲下來對著大樹點頭。

  3)先分組請幼兒游戲,最后一起游戲。

  三、結尾部分

  欣賞舞蹈:綠苗

  教學反思:

  在音樂欣賞方面我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無論聆聽什么類型的音樂都要給幼兒留有一個想象和發(fā)展的空間。音樂有內容,但沒有固定的內容。因此,音樂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避免的帶有實踐者的個性特征。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去引導幼兒去主動的聆聽和欣賞。對于某一音樂作品如何理解,對于一首歌如何表現(xiàn),我們都應鼓勵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結果,有更多的表現(xiàn)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和發(fā)展。

中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2、能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地看指揮。

  3、知道用插話的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已學會歌曲、視頻資料。

  活動過程:

  一、體驗“悄悄話”。

  1、“你們和朋友在說什么?可以告訴我嗎?為什么不可以告訴別人?你們是怎樣說悄悄話的?’

  2、出示臉譜,讓孩子按五官的順序表達出與人交談的方法。

  師:“想一想,如果把交談的方法運用到合唱中,演唱的效果會怎樣?”

  二、發(fā)音練習:

  1、氣息練習:斯

  2、發(fā)頓挫音;哈哈哈

  三、集體合唱《悄悄話》

  師;你們是如何演唱的?(出示五官臉譜,讓孩子從五官中分析歌唱的方法)

  四、教師范唱。

  師:“我演唱的歌曲和你們演唱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這句話是唱出來的還是說出來的.?”

  “請你們想一想,怎樣說才好聽?”

  五、集體合唱。

  師:“把道白加入歌曲中,你們感覺怎樣?”

  “除了一起說道白,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念出來?”

  “給你們的感覺如何?”

  六、小小指揮員

  七、觀看合唱的視頻,感知正規(guī)合唱的方法及欣賞合唱效果的美。

  小結:說話要像唱歌那樣動聽,唱歌要像說話那樣自然。

中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問答式歌曲《雪花和雨滴》,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嘗試用替換歌詞的方法仿編歌曲,體驗歌曲創(chuàng)作的樂趣。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春夏秋冬》教學掛圖。

  2、《雪花和雨滴》音樂盒帶,小雨滴、大雷雨、秋葉、小雪花頭飾若干。

  3、幼兒學習資源。

  4、四季變化圖卡一套。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歌詞內容。

 。1)展現(xiàn)情境,“雪花敲窗戶”“雨滴敲窗戶”,引出歌詞內容,教師一問一答朗誦兒歌。

  (2)配合掛圖請幼兒說說冬天和春天的主要特征。

  2、完整欣賞歌曲《雪花和雨滴》,熟悉歌詞內容。

 。1)教師利用小雪花、小雨滴頭飾和幼兒一起熟悉歌詞內容。

 。2)請幼兒根據(jù)歌曲的音樂節(jié)奏學說歌詞。

  3、學唱歌曲《雪花和雨滴》。

  (1)幼兒完整的跟唱歌曲。提醒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用分組演唱、問答式演唱、輪唱等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4、幼兒仿編歌詞并演唱。

 。1)利用掛圖引導幼兒說出夏天、秋天兩個季節(jié)的特征。

 。2)教師提問:夏天、秋天會有誰來敲打我們的窗戶呢?引導幼兒選擇季節(jié)中有代表性的詞語。;如:雷雨——嘩嘩嘩嘩、秋葉——刷刷刷刷)等替換歌詞進行歌曲仿編。如“是誰敲著窗戶嘩嘩嘩嘩嘩,是我是我,我是大雷雨,我從天空中飄下來,告訴你,告訴他,夏天來到了”。

 。3)幼兒練習用自己仿編的的.歌詞演唱。

  5、分角色表演唱。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分別扮演小雨滴、大雷雨、秋葉、雪花,分成四組,教師唱第一句,與歌詞相對應的一組就邊唱歌邊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

  教學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樂活動中,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我以帶來驚喜的方式拋灑雪花引起幼兒的興趣,重點是為了讓幼兒能夠學會第一段的歌曲,難點是引導幼兒能夠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創(chuàng)編出第二段的歌詞。學第一段的歌曲時,我通過清唱讓幼兒逐步聽清,但是因為我的緊張,忘記教幼兒,然后幼兒復述并學習歌詞,在引導幼兒串連起來朗誦、演唱,并通過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過聽磁帶,第二段歌詞的變化進行創(chuàng)編內容,引導幼兒講出“雨滴”出示圖畫讓幼兒,按著“雪花”的那一段進行編唱。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通過老師提問,雨滴的聲音,教師利用清唱的方式,讓幼兒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詞。結尾部分,幼兒扮演雪花和雨滴,邊唱歌,邊跳舞,很快樂…在課開始時幼兒通過撒雪花這邊帶有一定的樂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詞比較順利,到了第二部分時,幼兒通過的我出示的雨的圖標能夠很好的進行聯(lián)想創(chuàng)編,還會跟老師做動作,跟著我的提示去表演創(chuàng)編,但是在幼兒學唱會歌曲后,設計了一個游戲對唱環(huán)節(jié),卻因為我的緊張而忘記了,是本次課我最大的遺憾,最后幼兒還是基本掌握了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邊唱邊做,基本完成教學任務。

中班音樂教案7

  設計意圖

  夏天就要到了,討厭的蚊子又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雖然我們都不喜歡蚊子,但蚊子飛舞時發(fā)出的忽響忽輕的聲音,似乎就像蚊子在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唱歌”,而我們有時拍打蚊子所發(fā)出的聲音又類似于某種節(jié)奏,這些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元素,如長音與重音,音樂活動“打蚊子”由此產生。

  在中班上學期,我們已經(jīng)開展了多次音樂作品的欣賞活動,幼兒已經(jīng)能夠感知音樂中出現(xiàn)的有規(guī)則的重音,但是他們對音樂中無規(guī)則的長音與重音還是很陌生,本次活動著重于長音與重音的聽辨,以及對幼兒有意傾聽以及記憶音樂能力的挑戰(zhàn)。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中的長音與重音,并能在聽辨中手眼協(xié)調地游戲。

  2、樂意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4、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捕蚊拍”、蚊子圖譜若干;音樂《七式音階》、童謠《小蚊子》的DVD:鈴鼓、打棒、小鼓、串鈴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利用不同方式感受蚊子“唱歌”的特征

  師:森林里要舉行一場很大的音樂會,為了防止壞家伙搗亂,青蛙兄弟擔當起衛(wèi)士的責任。就在大家都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時,突然飛來了一群搗蛋的家伙,你們看它們是誰?它們發(fā)出了什么樣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教師出示圖譜(高低不同的曲線,見下圖),讓幼兒直觀感受音的高低與連貫的特征。

  2、幼兒模仿蚊子“唱歌”,根據(jù)圖譜發(fā)出“嗡”的聲音,曲線的高處聲音響,曲線的低處聲音輕。

  3、選擇恰當?shù)臉菲?串鈴、鈴鼓、雪鈴等),用樂器發(fā)出聲響,模仿蚊子“唱歌”,重復表現(xiàn)高處聲音響、低處聲音輕。

  4、播放童謠《小蚊子》,感受童謠的語言節(jié)奏,并配合肢體動作表現(xiàn)蚊子飛舞時的樣子,在童謠結尾處加上一句“啪!蚊子死光光啦”,讓幼兒用拍蚊子的動作強化對重音的感受。

  二、在游戲中進一步聽辨長音與重音

  1、播放音樂《七式進階》,再次感受音樂中的長音(蚊子飛)和重音(拍蚊子),并用各種肢體動作(拍手、跺腳等)表現(xiàn)打蚊子的動作。

  2、幼兒在音樂圖譜上用筆來“打蚊子”。

  幼兒人手一份圖譜,上面畫有和音樂中重音出現(xiàn)次數(shù)相等數(shù)量的蚊子,當幼兒聽到音樂中的一個重音時,就畫去一個蚊子,依此類推。

  3、師生合作,共同游戲。

  幼兒扮演“蚊子”,教師持“捕蚊拍”扮演“打蚊人”,在《七式進階》的音樂中,當幼兒聽到長音后做“蚊子飛”的動作,聽到重音時,教師做“拍蚊子”的動作,“蚊子”要盡力逃開。

  4、小組合作完成游戲。

  幼兒分組游戲,一組幼兒持鈴鼓搖出“蚊子飛”的聲音,一組幼兒扮演“蚊子”,還有一組幼兒扮演“打蚊人”,在音樂中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幼兒在“打蚊子”的游戲中,不僅強化了對于長音與重音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幼兒體會到了音樂活動本身帶來的快樂。在設計和組織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其一,注重教學手段的關聯(lián)性

  多感官參與、多通道感受似乎已成為幼兒學習音樂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但是多種教學手段之間應該相互關聯(lián)且層層遞進,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更加自然流暢。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感受和表現(xiàn)長音與重音,如活動之初我先利用圖譜中有規(guī)律的曲線來表現(xiàn)蚊子“唱歌”時高低不同的聲音,給幼兒最直觀的視覺感受;其次,我提供了多種樂器,讓幼兒直接用樂器表現(xiàn)聲音的輕響,打開了聽覺通道;最后,在童謠聲中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蚊子飛舞,用動作幫助幼兒強化對于重音的感受。此外,我還通過多種游戲樣式的設計,如幼兒個別游戲、師幼共同游戲、小組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完成了較為復雜的音樂學習。

  其二,注重音樂活動中的規(guī)則

  音樂活動中的規(guī)則似乎一直是個具有爭議的'話題,我們曾經(jīng)將幼兒是否遵守規(guī)則視為評課的標準之一,但有的教師又感到太多的規(guī)則會限制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xiàn),于是規(guī)則漸漸地“讓位”于幼兒的自由。缺少規(guī)則的音樂活動的確能夠讓幼兒更自由自在地表現(xiàn),但音樂技能的缺失卻成為必然的結果。由此我認為,在音樂活動中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這是保障音樂活動有效性的前提。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我們給予幼兒自由的表現(xiàn)空間,但規(guī)則卻是貫穿于整個音樂活動的。

  在本次活動中,也有一些有待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第一,當幼兒不能準確表現(xiàn)重音時,教師該怎么做?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要求幼兒用各種方式表示聽到的重音,但幼兒的實際表現(xiàn)總是慢半拍,我們認為如果過于強調表現(xiàn)結果,可能會削弱幼兒學習的熱情,所以當幼兒不能準確表現(xiàn)重音時,我并未加以干預,這使幼兒在音樂表現(xiàn)上顯得過于隨意。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并不一定要刻意回避,當幼兒出現(xiàn)錯誤時,如果及時將這一問題呈現(xiàn)出來,讓幼兒自己通過討論加以解決,反而有利于強化幼兒的有意傾聽和記憶音樂的能力。

  第二,中班幼兒初次學習新的內容時,可以進行合作嗎?音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交往的機會,因此我們在音樂活動中常常會設計滿足交往需要的合作游戲環(huán)節(jié)。在本次活動中,當幼兒之間開始合作玩游戲“打蚊子”時,之前的有序狀態(tài)完全被打亂,“蚊子”在教室里亂飛,“打蚊人”奮力追打著,音樂反而被他們遠遠拋在腦后。中班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心理調節(jié)能力較弱,特別是當他們在學習新的內容時,合作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太適宜。針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學會辨識體重秤指針(順時針方向)越向前表示體重越重的常識。此舉既讓幼兒熟悉了故事內容,又為最后大象產生的疑問奠定了“合理”的基礎。

  再如,嘗試讓幼兒人人參與稱重活動。在體驗稱重前要求幼兒看清楚此時體重秤指針的位置;站上體重秤觀察指針的變化;走下體重秤時再一次觀察指針的位置。<來、源星星教、案網(wǎng)>如此啟發(fā)幼兒關注稱重時體重秤指針變化的全過程,目的在于讓幼兒建立離開體重秤后,體重秤指針歸“0”的經(jīng)驗。這是繪本中省略的畫面,也是幼兒經(jīng)歷中缺乏的經(jīng)驗,更是解決大象疑問的關鍵問題。

  最后,組織幼兒展開交流和討論。針對幼兒獲得的新的認知體驗,啟發(fā)幼兒用清晰的語言來回答大象的疑問,變常態(tài)的教師小結為幼兒的自主小結。

  此外,課件制作也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的作用。

  我們力圖尊重原作的繪畫風格,整個課件采用了原作的黑白單色,這樣有利于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體重秤上,特別是用動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每個動物稱重時體重秤指針的變化及位置,引發(fā)幼兒關注。在幼兒解釋大象的疑問時,仍舊采用動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體重秤指針前進和倒退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強化幼兒在觀察、思考以及自身體驗后找尋問題的正確答案。

  調整教學方案后,再次開展教學活動時,有80%以上的幼兒都能根據(jù)自己稱體重的經(jīng)驗來理解體重秤指針轉動與體重的關系,都愿意幫助故事中的大象來解決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執(zhí)教教師,自身的整合意識和把控教學節(jié)奏的能力,尤其是教師對幼兒提要求時所運用的語言是否清晰和富有條理,對完成教學目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班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點,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劇韻味,并學唱歌曲。

  2、學走小碎步,初步學會用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情緒。

  3、激發(fā)表現(xiàn)欲,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撿豆豆的意識和親身體驗。

  2、紅豆豆、綠豆豆各54份,小竹籃或塑料籃54個,盒子6只,筷子54雙。

  3、歌曲錄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游戲:挾豆豆。

  1、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豆寶寶,他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玩嗎?(喂瓶娃娃吃豆子,挾豆子比賽)

  2、游戲:挾豆豆比賽。

 。1)幼兒自由組合分成六組,每組幼兒將盒子里的紅豆豆、綠豆豆,用筷子挾到籃子里,誰盒子里的豆豆先挾完,那一組就表示先贏。

  (2)幼兒自由組合進行比賽。

  咦,桌子上和地上怎么有豆豆粒啦?豆豆掉下來應該怎么辦啊?(撿到籃子里)(這咦環(huán)節(jié)通過挾豆豆比賽,引出撿豆豆的動作,喂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打下良好的鋪墊)

  二、欣賞表演,感受旋律

  1、老師剛才把小朋友們撿的豆豆的動作編排了一個歌表演,你們愿意看一看,聽一聽嗎?

  2、幼兒邊聽音樂邊看教師的歌表演。

  3、這首歌曲好聽嗎?旋律聽上去怎樣?表演中,我在干什么?

  (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欣賞歌表演的同時,能有效的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提高幼兒的音樂聽覺能力)

  三、欣賞并理解旋律,師生共演。

  1、這首歌的音樂和我們平時聽到的.音樂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教師在表演的同時鼓勵幼兒模仿)你覺得哪個動作表演的十分有趣?(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奏練走小碎步)

  2、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歌表演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歌表演,提高音樂素質,并能從中體會到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fā)情懷,愉悅身心)

  活動反思: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時,幼兒比賽挾豆豆,并沒有我想的那樣幼兒會出現(xiàn)緊張,混亂時,將手中的豆子滑落到地上。因此而引出了撿豆豆的動作。我看這一方法不靈,我又請出兩位小朋友,到前面來單挑比賽,并請下面的小朋友給他倆吶喊助威。這一招終于等來了機會,紅婷露小朋友在謹慎加小心的同時,還是有一顆豆豆落下地了,我就抓住這一小小環(huán)節(jié)問幼兒:豆子掉下地了該怎么辦啊?幼兒其心回答:“撿起來!庇谑,我就請小朋友一起做一下?lián)於苟沟膭幼,并引出歌表演的音樂。在二三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對表演很感興趣,監(jiān)視剛開始表演,他們就自發(fā)的離開椅子跟老師學了。

  在整節(jié)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自由的表達自己對音樂的喜愛。由于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缺乏,對歌曲中特有的京劇韻味并沒有感覺出不同,還有,由于幼兒熱衷于表演,對歌曲的演唱顯得不太認真和投入。

中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歌詞重復的規(guī)律,并學唱歌曲。

  2.感受數(shù)量遞減的規(guī)律,理解其含義,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3.能與合作表演的同伴相互支持與協(xié)作。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地面上用線畫兩根“圓木”。

  2.磁性教具1套。(包含池塘背景和3只小青蛙)

  3.號碼牌2套。(數(shù)字為1-3)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ㄒ唬┘w復習歌曲《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1.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唱《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這首歌,邊唱邊整齊地做動作。

  2.教師:這一次,我們把歌詞“頭發(fā)”藏起來不唱,用拍手來代替。

 。ǘ┯變撼醪礁惺芨枨男伞

  1.教師:今天,我們要學唱一首新歌,唱的是什么小動物呢?請你們聽一聽、猜一猜。ń處煆椬嘈,只唱歌詞中“啊嗚啊嗚啊嗚”和“呱呱呱”)

  2.教師:你們猜是哪種小動物?說給大家聽一聽!

  3.教師:你們猜得對不對?聽我來唱一唱。ń處熯叿冻枨,并演示磁性教具)

  (三)幼兒感受歌曲內容,并初步學唱。

  1.教師:小青蛙去游戲,開始的時候,共有幾只青蛙坐在池塘邊的圓木上?(教師出示3只青蛙,放在磁板上)3只青蛙已經(jīng)準備好了要去捉蟲玩游戲。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ń處熯呇菔窘叹哌厧в變簩W唱全曲)

 。ㄋ模┙處煵シ乓魳反艓В變哼M行表演唱。

  1.教師:我要請3個小朋友扮演青蛙,蹬在“圓木”上游戲,誰愿意來試試?(教師給請到的“小青蛙”每人掛一個號碼牌)

  2.教師:你們看,3只青蛙跳水的'順序已經(jīng)排好了,誰是第一個?誰是第二個?……現(xiàn)在請按號碼牌順序蹬在“圓木”上。大家來看看,他們蹬的順序對不對?現(xiàn)在我們一起唱歌,唱到青蛙“跳進池塘”時,“小青蛙”就按著順序跳水,然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唱歌。

  3.教師:你們看,池塘邊有兩根“圓木”呢!這次我們可以邀請更多的小青蛙來游戲了!

  4.教師先請3個幼兒,等他們自主排序之后,再開始游戲。

  活動延伸:

  教師根據(jù)幼兒掌握序數(shù)概念的情況不斷增加游戲難度。在以后的音樂游戲中,有意識地要求幼兒控制排序的時間,總結出更多的合作經(jīng)驗。

中班音樂教案10

  目標:

  1、 按節(jié)奏型卡片為歌曲拍打節(jié)拍。

  2、 體驗節(jié)奏樂活動的快樂。

  準備:

  1、 在區(qū)域活動中學會跟唱歌曲《多愉快》

  2、 節(jié)奏型卡片、磁鐵黑板。

  過程:

  1、 感知歌曲的愉快情緒:

  教師播放歌曲,引起幼兒回憶。

  幼兒演唱歌曲,感知歌曲的愉快情緒:

  ——“歌曲中,小朋友高興的時候在干什么?”

  “我們怎么跟著歌曲拍手、跺腳?”

  2、 學習看節(jié)奏型卡片跟著音樂拍打節(jié)奏:

  出示節(jié)奏型卡片,播放節(jié)奏型音樂,教師示范。

  根據(jù)教師出示的節(jié)奏型卡片拍打節(jié)奏。

  幼兒自由選擇節(jié)奏型卡片拍打節(jié)奏,教師巡回聆聽。

  3、 為歌曲選擇節(jié)奏型卡片拍打節(jié)奏:

  幼兒自主選擇節(jié)奏型卡片為歌曲拍打節(jié)奏。

  交流討論:

  ——“哪一種節(jié)奏型卡片更適合《多愉快》這首歌曲?”

  按幼兒討論的`合適的節(jié)奏型卡片為歌曲拍打節(jié)奏。

中班音樂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符的高低,培養(yǎng)幼兒聽辯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動作表征能力。

  2、嘗試學習互相合作編樂曲、分享合作的快樂。

  3、激發(fā)幼兒學習音符的興趣,尋找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體驗聽音辯音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認識五線譜表、高音譜號及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

  2、情景設置—音樂王國。

  3、教具準備:掛圖一張,高音譜表、人手一個小音符的掛飾、音樂CD、地譜(在地板上畫五線譜)若干個。

  三、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隨著《哆來咪》音樂歡快地進場,參觀音樂王國。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向音樂王國里的小音符問好。

  1雙手在腳踝處,2在小肚腿處,3在膝蓋處,4雙手叉腰,5雙手交叉抱手臂,6雙手指肩,7雙手抱頭,1雙手斜上舉。

  (二)、辨別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戲《朋友在那里》

  啟發(fā)幼兒說說音樂王國里有什么?(音符、五線譜等)并找個音符做朋友。

  幼兒根據(jù)自己身上掛的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邊表演邊找到跟自己身上掛一樣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認識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1.出示掛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復習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并引導探索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整體認識:在音樂王國里有許多會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著高音譜表,高音譜表有幾條線?(請小朋友拿出手指數(shù)一數(shù))還有什么譜號?(高音譜號)這時候,來了許多音符豆豆,它滾呀滾,滾到了下加一線,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1——”,它又滾呀滾,滾到了第一線,唱歌的房子又唱起來了:“3——”,(可以提問幼兒唱什么音)它又滾呀滾,滾到了下加一間,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2——”,(可以提問幼兒唱什么音)它又滾呀滾,滾到了第二線,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5——”,音符豆豆都滾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們唱啊,跳啊,高興極了。

  2.老師變換音符的位置,幼兒聽琴唱一唱。

  (四)、聽音辨音游戲:

  1、《音符找家》游戲:聽琴聲辨別是那個音符,跳到這個音符在地譜上的相應位置,并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學著各種動物唱出這個音符。

  音符找到家后,聽老師所彈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著節(jié)奏在地譜上跳一跳。

  2、《錘子、剪刀、布》游戲:小朋友自由結伴一起玩錘子、剪刀、布的游戲,贏的小朋友唱音符,輸?shù)男∨笥丫驮谖寰譜上跳出這個音符的位置。

  (五)、聽音樂自由表演“哆來咪”結束。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地幼兒,讓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音樂活動的愉悅氛圍。同時,教師要注意安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也能獲得快樂。

  五、活動評價:

  教師首先以參觀音樂王國的形式把幼兒帶入充滿童趣的音樂情景,隨后展開的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音符音高的游戲、聽音游戲、辨音游戲、“錘子、剪刀、布”的綜合游戲、以及在地譜上跳音符舞的游戲,無論從哪個環(huán)節(jié)看,教師都強調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和自由表現(xiàn)的音樂活動教育;顒又薪處熞M了奧爾夫體系的音樂教育思想,重視情感教育和思維靈活性的教育。從活動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幼兒根據(jù)自己所聽所理解想怎么表現(xiàn)就可以怎么表現(xiàn),能怎么表現(xiàn)就可以怎么表現(xiàn)。教師巧妙的指示語和地譜游戲環(huán)節(jié)直接用示范的方式提示的方式引出新任務,引導幼兒學習和表現(xiàn)。

  從活動目標看,該活動有三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第一,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符的'高低;

  第二,嘗試學習互相合作編樂曲;

  第三,找到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這些預設目標指向性明確,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要求。同時教師能根據(jù)《綱要》精神,時代的發(fā)展對藝術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活動中還注重“分享合作的快樂”和“體驗聽音辯音活動的樂趣”的藝術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幼兒始終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與教學內容“小音符”之間產生了積極的互動,這也是這個活動最大的成功之處。

中班音樂教案12

  活動名稱:

  音樂——精彩夏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夏季的特征,并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

  2、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通過圖譜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輕松歡快的情緒。活動準備:自制小圖卡、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大中國》、《采茶》、《織布》。

  2、練聲:《好娃娃》、《山谷回聲真好聽》,《山谷回聲真好聽》、《鈴兒響叮當》、《雨中接媽媽》。

  二、導入部分。

  1、談話導入教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夏天都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一說夏季特征)

  2、教師完整范唱第一遍,幼兒傾聽。

  教師:前幾天,老師聽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精彩夏天》。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教師: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是幾拍子的歌曲?

  教師小結:歌曲的.名字叫做《精彩夏天》,是4拍子的歌曲。

  4、教師第二次范唱,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內容,感知樂曲歡快的情緒。

  教師:歌曲里的“夏天”都有些什么?

  5、教師第三次完整范唱,幫助幼兒理解圖卡。(教師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感知歌詞內容,初步進行內容與旋律的匹配。)

  教師:歌曲里的“夏天”有……請你們仔細地聽,歌里到底還唱了什么?小圖都表示歌里的哪些內容?

  教師小結:歌曲里的夏天還有藍天、白云、太陽公公、小鳥、小魚、花兒、草兒、小朋友等。(教師結合圖片小結)

  三、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1、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片的提示,自主學唱歌曲。

  (1)根據(jù)幼兒學唱過程中的困難,進行重點練習。

  (2)學唱歌曲2—3遍。

  2、引導幼兒探索用不同的形式分組演唱。

  教師:剛才,我們大家是一起演唱歌曲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演唱歌曲呢?(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演唱。并進行對唱、領唱、分組唱,增加趣味性,熟練歌詞。)

  3、表揚、鼓勵能用好聽的聲音唱歌,并有感情表演的幼兒。

  教師小結:精彩夏天除了歌曲里說的有藍天、白天、太陽公公、小鳥、小魚、花兒、草兒、小朋友,夏天里還會有什么呢?小朋友下課后去找找看然后告訴自己的好伙伴。

中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連貫、舒緩和斷頓、跳躍的歌聲表達歌曲中“害怕”和“勇敢”的情緒。

  2、體會小樹葉愛大樹媽媽的情感。

  3、嘗試自編動作表現(xiàn)歌詞內容及歌曲的情趣。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教學準備

  《小樹葉》音樂CD(盒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初步探討樹葉離開樹媽媽的原因。

  提問:小朋友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2、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呢?(觀察樹葉枯萎變成什么顏色)離開了誰?

  小結:秋天的樹葉慢慢變黃了枯萎了,就離開了大樹媽媽。

  二、理解圖譜

  1、教師出示兩份圖譜(分別為上、下段)。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首歌跟小樹葉有關的歌,余老師已經(jīng)把這首歌畫了出來,請你看一看,在這兩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回答方式:我從這張圖片上看到……)

  小結:在這上面的每一張圖片就代表一句歌詞,今天啊我們就是用看“圖譜”的方式進行學唱歌。小朋友們剛剛說的都很棒,那請你們豎起耳朵聽一聽,余老師看圖譜念的'歌詞,跟你們說的一不一樣。

  2、教師有完整、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一遍。(把附點念出來)

  3、提問:這首歌的題目叫什么?歌詞共有幾段?第一段(在上面黃色的),第二段(在下面綠色的)

  4、分段解讀:第一段秋風起來了,小樹葉怎么了?飄向哪里了?心情怎樣?第二段小樹葉沒有害怕,它怎么說的?最后能回到媽媽身邊嗎?(初步感受兩段歌詞的不同情緒)

  5、教師帶領幼兒跟念歌詞一遍。

  三、學習歌曲

  1、教師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師:余老師還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不想聽?(注意唱出附點音符)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上的附點音符,解釋附點音符的意思。

  3、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圖譜學唱歌曲,重點提示幼兒唱準附點音符。

  4、請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嘗試邊做動作邊唱歌。

  5、男女分段唱歌,嘗試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

  四、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要學習小樹葉勇敢的精神,雖然離開了媽媽,但是它的心永遠都跟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永不分離。

  教學反思:

  歌曲《小樹葉》是一首情感豐富的擬人化的歌曲,生動地表現(xiàn)了小樹葉積極樂觀的形象。歌曲把大樹比作媽媽,樹葉比作孩子,充滿了童趣,也洋溢著人間的溫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樹葉寶寶對大樹媽媽的不舍和期盼來年春天歸來的樂觀。由于歌曲的兩段歌詞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因此歌曲的學習是采用分段教學的方法。第一段表現(xiàn)了小樹葉離開媽媽后的不舍與害怕,第二段表現(xiàn)了小樹葉春天歸來時的樂觀情緒,為了讓孩子們體驗這種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調進行肢體動作表演和歌曲內容展現(xiàn)豐富的表情,在我的帶動下,幼兒表現(xiàn)積極,以熱情飽滿的情緒表演“小樹葉”。本節(jié)課是學唱歌曲,我并沒有刻意以教唱為主,而是在幼兒親身體驗,直觀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中去感受小樹葉對媽媽的愛,讓孩子們在表演唱中獲得了最直觀的知識。歌曲中有一個難點:“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边@句話孩子們不好理解,我沒有特意去解釋,而是以一種歡快的情緒帶動幼兒情緒,來促使孩子對歌曲的理解。這首歌曲唱起來很美,孩子們很喜歡,只要一吹風,孩子們聽到樹葉在響,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樹葉》這首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中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2、 培養(yǎng)幼兒大膽想象及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節(jié)奏感。

  3、 引導幼兒了解樂曲中重音出現(xiàn)的規(guī)律,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音樂形象。

  活動準備:

  1、 貓和老鼠布偶。

  2、 打擊樂器:鼓、沙錘、雙響筒、鈴鼓等。

  3、 道具:報紙棒、塑料玩具、蒼蠅拍、蛋糕盒、帽子等。

  4、 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捉老鼠。討論:這

  段音樂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貓是怎樣捉老鼠的.?

  2、 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討論:追老鼠和打老鼠時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3、 教師與幼兒共同聽音樂用手指玩游戲,引導幼兒了解重音出現(xiàn)的規(guī)律,熟悉音樂形象。

  4、 為幼兒提供游戲道具,引導幼兒再次玩游戲,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討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捉老鼠?你準備怎么打老鼠呢?一個人去還是和朋友一起去?

  5、 教師出示打擊樂器,鼓勵幼兒用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音樂形象。

  6、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音樂作品--撥弦。

中班音樂教案15

  活動名稱:化裝舞會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參加化裝舞會,感受朋友越多越快樂。

  2.會大方地介紹自己,并用適當?shù)姆绞秸J識其他班級的新朋友。

  活動準備:化裝舞會面具每人一個。

  《找朋友》《請你和我跳個舞》音樂

  幼兒提前了解一些關于化裝舞會的知識。

  活動過程:

  1.提出主題,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孩子們,今天我們中班的小朋友要開一個化裝舞會,在那里不僅有我們班上的小朋友,還有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結識新的'朋友呢?讓我們一起去參加吧!”

  2.交流討論,引導幼兒了解化裝舞會,并鼓勵幼兒討論如何認識新的朋友。

  “小朋友們,你們參加過化裝舞會嗎?你們知道化裝舞會是什么樣子的?化裝舞會上大家都會做些什么呢?”

  3.拋出問題,觀看化裝舞會的小視頻。

  4.幼兒討論,自由發(fā)言,教師小結。化裝舞會就是大家都帶上準備好的面具參加舞會,誰也不認識誰,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最后再拿開面具認識許多新的朋友。

  教師:“拿開面具后我們該如何認識新朋友呢?該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們來一起體驗下吧!”

  5.表演體驗。請幼兒戴上面具玩音樂游戲“找朋友”引導幼兒找到好朋友后拿下面具,認識對方,向好朋友介紹自己的姓名,班級。

  6.(1)表演體驗—請你和我跳個舞,與幼兒一起跳舞,引導幼兒在舞會結束后認識新朋友。

 。2)表演體驗—朋友越多越快樂,感受與朋友參加化裝舞會的快樂。

  7.分享感受。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參加舞會的感受。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4-22

中班音樂教案07-02

音樂教案中班08-17

中班音樂教案《種瓜》01-06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01-06

[精選]中班音樂動物教案11-01

中班音樂《郊游》教案02-02

中班音樂教案:回聲01-25

中班音樂教案《在農場》01-26

中班音樂教案對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