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8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1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會根據(jù)課題推想課文主要內容,了解田忌轉敗為勝的關鍵所在。
教學意圖:
通過學習,培養(yǎng)自主發(fā)問的能力,訓練學生發(fā)散思維。
教學課例描述:
。ㄕ勗拰,激發(fā)興趣)
師:有一句話同學們知不知道:“學問學問,邊學邊問,只學不問,哪來學問。”在學習中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了不起的學生。你們是了不起的學生嗎?
生:是(憑借學具,演示賽馬)
師:那么,我們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生:田忌為什么第一場輸了,而第二場會贏?
師: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田忌和齊威王是怎樣賽馬的。請同學打開語文書,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賽馬過程的?
生:(自由讀)課文的第2、14、15、16自然段是講賽馬過程的。
師: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這四個自然段,然后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拿出撲克牌,演示賽馬的過程
生:(興趣極高)
師:(巡視)說說你們小組為什么選擇這6張撲克牌?
生:(拿著8、5、3、7、4、2六張牌上來擺放,邊擺邊說)
8 5 3 8 5 3
7 4 2 (第一場) 2 7 4 (第二場)
齊威王贏田忌贏
。靼钻P鍵所在)
師:那么田忌轉敗為勝的原因是什么?
生:(小組交流)關鍵在于調換出場馬的順序。
師:(出示撲克牌)
齊威王 9 8 7
田忌 6 5 4
生:老師,你擺錯了,這樣田忌第二場贏不了。我來擺。
師:好呀。ㄕ埳蟻恚
生:(擺來擺去就是不行)
師生:得出結論,不論田忌怎么調換順序,都贏不了齊威王。
師:就調換出場馬的順序行不行?
生:不行。
生: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師:我是齊威王,你們是-(田忌)
田忌,你們先出什么馬?
生:我們先出下等馬。
師:那我也出下等馬,誰贏?
生:你贏。
師:但課文中的齊威王有那么謹慎嗎?
生:沒有,那課文中的齊威王是怎樣的呢?
生:朗讀齊王與田忌的對話。
師:要是孫臏不在場呢?
生:朗讀田忌與孫臏的對話。
師:(指著板書)這些條件能缺嗎?
生:不能缺。
師:缺一不可。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生:(說得流暢)。
師:孫臏可真了不起。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也了不起,學會了邊學邊提出問題,還學會了像孫臏一樣,細心觀察,認真分析。
[反思]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在課改中叫得最響亮的聲音。如何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還學生以真正的主體地位呢?
1、教師“目中有人”,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得以落實的物質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思維才表現(xiàn)得最活躍。課堂中,只有在“我——你”平等對話、積極互動的師生關系中,才能使學生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產生靈動的思維,體驗美好的情感,享受審美的樂趣。縱觀本堂課,教師不是居高臨下、占有知識的權威者,而是學生學習的點撥者、幫助者、激勵者、促進者,這從教師的課堂語言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來。而學生則自始至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多方的對話、交流與溝通之中。
2、教師“胸中有本”,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得以落實的關鍵所在。
“胸中有本”的“本”即指教師在深入鉆研、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構建出來的立足于學生實際、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具有獨特價值和重要意義的教本。它應該是充滿時代氣息的“鮮活之本”,而不是陳舊過時、毫無生機的“僵死之本”。而這“本”的.根最主要就體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定位上,也就是“你要讓學生學會什么”。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學會提問”上,是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因為世界上的一切創(chuàng)新事物都源于人腦中的起始問題。一個人只有學會了提問,才能真正學會思考、學會做事、學會創(chuàng)造。本文本身就是一個智慧故事,其主人公孫臏正是一個很會動腦、很會思考、很會做事的智慧人物,讓學生在感受孫臏智慧形象的同時學會提問,應該是一個富有新意、極有價值的“胸中之本”。從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情況來看,他們的確學得有滋有味,非常主動。如果把本課的目標定位在過去的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做事要仔細觀察、深入思考、合理分配力量的道理上,那么學生勢必會學得十分被動,一堂課學完,留在學生頭腦中的無非是幾個標簽式的空洞的詞語?梢,教師胸中有無“鮮活之本”,將直接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地位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實,決定著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與否。
3、教師“手中有法”,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得以落實的重要保證。
教師在課堂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將自己精心構建出來的教本,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高效地轉化為適宜于學生學習的學本,要帶領學生順暢地進入文本,與文本進行平等的對話,最終使學生跳出文本,超越文本。在教學中為了克服陷入為提問而提問的錯誤趨向,我經過再三思考、推敲,終于找到了這種在思路上抓重點詞,在語言上問人、問事、問理的提問方法。從本堂課學生提出的問題來看,他們已經能夠靈活有效地運用師生共同總結出來的方法對課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提問。尤其是從課末時學生提出的一些很有質量的問題中可以看出,學生已經具有一種明晰的問題意識,這種問題意識能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激發(fā)他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梢,教師只要做到“教法學法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能真正地得到保證,落到實處。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2
教材分析
密切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數(shù)學優(yōu)化的實用性。本課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教材中的情境學生都很熟悉,也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選用優(yōu)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類似于教材中的問題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這些能力與意識的培養(yǎng),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教學目標:
1、通過田忌賽馬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感受對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嘗試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感知對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對策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能從多樣化的方案中,選出最
滿意的方案,實現(xiàn)方法最優(yōu)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5分鐘)
1、玩撲克牌,比大小。(出示PPT)
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3、5、7和4、6、8問:你選擇哪一組牌和老師比大小,讓學生先出,老師幾次比賽都贏了。
2、質疑:為什么老師總能贏?(此時滲透"三局兩勝制")
3、揭題:老師總能贏是因為用到了數(shù)學中的對策。今天就來學
習有關"對策問題"。(板書:數(shù)學廣角—策略)
設計意圖:用玩牌游戲導入,可以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后面的探究活動提供學習材料。
二、探究新知(25分鐘)
1、播放故事。(視頻播放故事)
。1)你們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請帶著下面的問題聽故事。
1)共進行了幾次比賽?分別是誰贏?
2)第二次比賽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為什么要用自己最弱的馬對齊王最強的馬?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從故事中發(fā)現(xiàn)、整理信息。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書上106頁的第一個表中補充完整。(同時課件出示表格)
齊王田忌本場勝負
第一場上等馬下等馬齊王
第二場中等馬上等馬田忌
第三場下等馬中等馬田忌
。2)生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3)抽小組展示匯報結果。
師提示:怎樣找,才能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呢?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搭配知識來解決問題。
。4)出示課件中的答案。
。5)總結對策。
師:填了這張表格(出示課件),你發(fā)現(xiàn)齊王一共贏了幾次?田忌贏了幾次?
生: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種,但只有一種是唯一可以獲勝的。
。◣熣故具@種策略)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有序排列、列舉填表、相互對照,從而找到獲勝的策略。
3、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師:在第二次比賽中,強一些的齊王意外的輸給了田忌,很不服氣,要求第三次比賽。(請兩名同學上臺扮演齊王和田忌進行比賽,并結合比賽的思想:如何使自己勝?)
師:但這種"最優(yōu)策略"能順利實施并取得"以弱勝強"的結局需要滿足什么前提條件?
此問題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引導生回答。
(1、是齊王先出,且知曉他的應對策略。2、是做到知己知彼,全盤考慮,從而整體取勝。)
。2)師小結: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性都一一找出來,然后從中找到最好的策略,這是數(shù)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方法。(同時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再次有意識的強化了"讓對方先出"的策略意識。
4、此時你想對田忌說什么呢?
三、鞏固新知(8分鐘)
數(shù)學游戲:
1、兩人輪流報數(shù),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報的所有數(shù)加起來,誰報數(shù)后和是10,誰就獲勝。
想一想:如果讓你先報數(shù),為了確保獲勝,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接下來應該怎么報?
2、完成106頁的"做一做"(出示課件)
4、完成練習二十的第三題。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分析實施"最優(yōu)策略"的基本條件。
四、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1分鐘)
五、布置作業(yè)。(1分鐘):
1、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時先讓學生玩紙牌游戲,初步感知策略的好處,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接下來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動態(tài)的故事情境,讓學生感受田忌賽馬中的對策問題,引出探究的內容,不由自主的進入了探索"最佳對策"的思索中,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填寫書上的表格,在交流、展示后體驗對策論的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要真正發(fā)揮"數(shù)學廣角"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作用,需要我們一線數(shù)學教師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強學習,促進自身數(shù)學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在練習的設計上偏重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等情景,提高了學生完成練習的積極性。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3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理解田忌賽馬取勝的原因。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田忌賽馬的策略。
2、引導學生思考策略的應用。
教學過程:
1、導入:通過講述賽馬的故事背景,引起學生興趣。
2、初讀課文: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3、分析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田忌賽馬中雙方的馬的實力情況,以及田忌是如何運用策略取勝的。
4、小組討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田忌賽馬的策略,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觀點。
5、總結歸納:總結田忌賽馬的關鍵策略,強調思考和選擇的重要性。
6、拓展應用: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類似的策略應用場景。
7、課堂小結: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教學反思:
在《田忌賽馬》的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故事,培養(yǎng)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他們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然而,在拓展應用環(huán)節(jié),可能需要更多的實際例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深化他們的認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他們更多表達和展示的機會。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理解田忌賽馬取勝的原因。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孫臏的智慧和策略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田忌賽馬的策略。
2、難點:體會策略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講述賽馬的故事背景,引起學生的興趣。
2、初讀課文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3、深入分析
。1)引導學生思考田忌賽馬的過程,找出關鍵步驟。
(2)討論孫臏的策略為何能取勝。
4、小組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5、總結歸納
總結故事的啟示,強調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6、拓展延伸
讓學生思考類似的策略問題,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出較高的參與度和興趣。通過分析討論,他們能夠理解田忌賽馬的'策略,并在實際生活中進行一定的思考。然而,在引導學生將策略應用到實際問題時,可能需要更多的案例和引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他們提出更多獨特的策略和想法。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5
一、教案
教學目標:
認識 “忌、臏” 等 5 個生字,會寫 “喪、贏” 等 8 個生字,正確讀寫 “賞識、輕蔑” 等詞語。
分角色朗讀課文,梳理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的兩次經過,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比賽過程。
初步體會孫臏策略的巧妙,感受 “換一種思路解決問題” 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梳理兩次賽馬的對陣順序與結果,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孫臏制定策略的思考過程,感悟策略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導入(5 分鐘):播放 “田忌賽馬” 動畫片段,提問 “田忌第一次賽馬輸了,第二次卻贏了,他用了什么辦法?” 引發(fā)興趣。
初讀課文(10 分鐘):學生自由朗讀,圈出生字詞,小組內互查認讀;教師范讀,指導 “輕蔑”“得意洋洋” 等詞語的語氣。
精讀感悟(20 分鐘):① 小組合作,用表格梳理兩次賽馬的 “對陣雙方、馬的等級、比賽結果”;② 重點分析孫臏的話,引導學生思考 “孫臏為什么讓田忌用下等馬對上等馬?”;③ 分角色朗讀田忌、齊威王、孫臏的對話,體會人物心情。
總結拓展(10 分鐘):討論 “生活中遇到困難,你會怎樣換思路解決?”,布置小練筆 “寫一件你用巧妙辦法解決問題的小事”。
二、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通過動畫導入和表格梳理,有效幫助學生理解了比賽過程,大部分學生能清晰復述兩次賽馬的差異。但存在兩點不足:一是對孫臏策略的深層思考引導不夠,部分學生僅停留在 “換馬順序” 的'表面,未理解 “以弱勝強” 的策略本質;二是拓展環(huán)節(jié)時間較緊,學生分享生活案例時不夠充分。后續(xù)教學可增加 “模擬賽馬” 活動,讓學生分組用卡片模擬不同對陣方式,直觀感受策略的作用;同時預留更多時間讓學生交流,加深對 “換思路解決問題” 的體會。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6
一、教案
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課文生字詞,能結合語境理解 “摩拳擦掌、胸有成竹” 等成語的含義。
深入分析課文,理清田忌賽馬的策略邏輯,能用流程圖呈現(xiàn)孫臏的思考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激發(fā)策略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孫臏制定策略的依據(jù),理解 “以最弱對最強,以中對弱,以強對中” 的邏輯。
難點:結合生活實際,運用策略思維解決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5 分鐘):聽寫生字詞,回顧上節(jié)課梳理的兩次賽馬結果,提問 “孫臏為什么能想出這樣的策略?”。
精讀探究(25 分鐘):① 聚焦孫臏觀察到的細節(jié)(“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引導學生明白策略的前提;② 小組討論 “如果齊威王也調整馬的順序,田忌還能贏嗎?”,拓展策略的局限性;③ 繪制 “孫臏策略流程圖”,標注 “觀察→分析→制定策略→實施→獲勝” 的環(huán)節(jié)。
拓展應用(10 分鐘):開展 “策略小達人” 活動,給出 “用 10 元買 3 種價格不同的文具(5 元、3 元、2 元),如何讓剩余的錢最多” 等情境,讓學生運用策略思維解決。
作業(yè)布置(5 分鐘):閱讀《孫子兵法》中的簡單策略故事,寫下自己的感悟。
二、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 “流程圖” 和 “情境應用”,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策略思維,大部分學生能理解孫臏策略的邏輯前提。但在討論 “齊威王調整馬順序” 時,部分學生思維局限,未能想到多種可能性,說明對 “策略靈活性” 的引導不足。此外,《孫子兵法》拓展閱讀對部分學生有難度,后續(xù)可選擇更淺顯的策略故事,或制作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降低理解門檻。同時,可增加小組競賽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競爭中更主動地運用策略,提升參與度。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7
一、教案
教學目標:
積累文言詞匯(如 “忌數(shù)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 中 “數(shù)”“射” 的含義),能初步翻譯課文選段(文言文版)。
對比分析田忌、齊威王、孫臏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對事件結果的影響。
從 “博弈論” 角度初步分析田忌賽馬的策略,培養(yǎng)理性思考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言文大意,分析人物形象;
難點:用理性思維解讀策略,體會其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過程:
文言導入(8 分鐘):出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 “田忌賽馬” 的文言選段,學生借助注釋嘗試翻譯,教師點撥重點字詞。
文本分析(20 分鐘):① 對比文言文與白話文內容,梳理兩次賽馬的關鍵信息;② 小組討論 “孫臏的‘智’體現(xiàn)在哪里?田忌的'‘信’和齊威王的‘驕’對比賽結果有何影響?”;③ 引入 “博弈論” 基礎概念,分析 “田忌賽馬” 中 “犧牲局部利益換取整體勝利” 的策略邏輯。
拓展討論(12 分鐘):結合歷史或現(xiàn)實案例(如 “赤壁之戰(zhàn)”“商業(yè)競爭中的產品定位”),討論 “策略應用的前提與風險”,引導學生辯證看待策略。
作業(yè):撰寫短文《從〈田忌賽馬〉看策略的智慧》,要求結合具體案例。
二、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文言對比和 “博弈論” 引入,提升了教學的深度,大部分學生能辯證分析策略的利弊。但文言翻譯環(huán)節(jié),部分基礎薄弱學生進度較慢,影響后續(xù)討論;“博弈論” 概念較抽象,部分學生理解困難。后續(xù)教學可將文言翻譯拆解為 “小組互助翻譯→教師精講” 兩步,降低難度;同時用 “剪刀石頭布”“卡牌游戲” 等簡單博弈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讓理性分析更貼近學生認知。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 8
一、教案
教學目標:
基礎層:認識生字詞,能完整朗讀課文,梳理兩次賽馬的結果。
提高層:能復述比賽過程,理解孫臏策略的基本思路,用簡單語言解釋 “為什么換順序能贏”。
拓展層:能結合生活案例,分析策略的應用,提出自己的 “小策略”。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jù)學生能力分層引導,確保各層次學生都能理解課文核心內容。
難點:讓拓展層學生深入思考策略的本質,基礎層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點。
教學過程:
分層導入(5 分鐘):基礎層觀看賽馬動畫,提高層、拓展層思考 “動畫中田忌輸在哪里?”,初步分層提問。
分層學習(25 分鐘):① 初讀:基礎層圈生字,小組互查;提高層、拓展層標注兩次賽馬的關鍵語句。② 精讀:基礎層用 “馬的等級 + 結果” 填空(如 “田忌的( )馬對馬威王的( )馬,( )贏了”);提高層繪制兩次賽馬對比表;拓展層思考 “如果馬的差距很大,孫臏的策略還能用嗎?”。
分層展示(10 分鐘):基礎層朗讀課文片段;提高層展示對比表并講解;拓展層分享 “生活中的.策略案例”。
分層作業(yè):基礎層抄寫生字詞;提高層復述比賽過程給家人聽;拓展層設計 “班級跳繩比賽策略”。
二、教學反思
分層教學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基礎層學生扎實掌握了生字和課文內容,提高層能清晰梳理比賽邏輯,拓展層提出了 “跳繩比賽分組策略” 等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但分層過程中,對基礎層學生的個別指導不足,部分學生仍存在生字認讀錯誤;分層展示時間分配不均,拓展層分享時間過長,基礎層展示機會較少。后續(xù)教學可增加 “小老師” 環(huán)節(jié),讓提高層學生幫助基礎層鞏固生字;同時嚴格控制各層次展示時間,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表現(xiàn)機會。
【《田忌賽馬》教學案例及反思】相關文章:
《田忌賽馬》的教學反思08-20
《田忌賽馬》教學反思(精選6篇)11-03
教育教學反思案例05-09
物理教學反思案例09-17
比尾巴教學反思案例06-30
《田忌賽馬》教學反思(通用13篇)04-29
《田忌賽馬》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08-27
初中數(shù)學教學反思案例08-07
《里外》教學案例及反思09-22